【兔走触株的触字跟触礁的触是一个意思吗】在学习古文或成语时,常常会遇到一些字词看似相同,但实际含义却有所不同。例如“兔走触株”的“触”和“触礁”的“触”,这两个“触”字是否意思相同?本文将从语义、出处及用法等方面进行分析,并通过表格对比,帮助读者清晰理解。
一、词语解析
1. 兔走触株
出自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宋人有耕者,田中有株,兔走触株,折颈而死。”
意思是:一个农夫在田里干活,有一只兔子跑过来撞到树桩上,撞死了。这个故事用来比喻不劳而获、侥幸成功的行为。
- “触”在这里的意思是“碰撞、撞击”,指兔子与树桩发生物理接触。
- “触”是动词,表示动作的发生。
2. 触礁
“触礁”常用于航海或比喻中,意为船只碰到水下的礁石,导致搁浅或损坏;引申为事情遇到阻碍或失败。
- “触”在这里的意思是“碰到、遭遇”,强调的是意外的、不利的接触。
- “触”同样是动词,但带有负面结果的意味。
二、对比总结
| 项目 | 兔走触株中的“触” | 触礁中的“触” |
| 词性 | 动词 | 动词 |
| 基本含义 | 碰撞、撞击 | 遇到、碰到(多为不利情况) |
| 情感色彩 | 中性偏具体动作 | 负面、挫折、阻碍 |
| 使用场景 | 古代寓言、描写自然现象 | 现代比喻、航海或比喻用法 |
| 例句 | “兔走触株,折颈而死。” | “船在暗流中触礁了。” |
三、结论
虽然“兔走触株”的“触”和“触礁”的“触”在字形上完全相同,且都是动词,但从语义上看,它们的含义并不完全一致:
- “兔走触株”的“触”更偏向于具体的“碰撞”动作,没有明显的褒贬色彩;
- “触礁”的“触”则带有更强的隐喻性,通常指意外的、不利的遭遇,带有负面意义。
因此,这两个“触”字虽同字,但在不同语境下含义不同,不能简单等同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古文中常见字词的异同,欢迎继续关注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