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要闻 > 严选问答 >

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全诗诗意

2025-10-09 22:30:09

问题描述:

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全诗诗意,求路过的神仙指点,急急急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09 22:30:09

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全诗诗意】“青山处处埋忠骨,何须马革裹尸还”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《己亥杂诗》之一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之士牺牲精神的敬仰,也寄托了对英雄无畏精神的赞美。

一、诗句背景与作者简介

龚自珍(1792—1841),字璱人,号定盦,浙江仁和(今杭州)人,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、文学家和诗人。他的诗风独特,内容多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理想,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和爱国情怀。

《己亥杂诗》是龚自珍在1839年(己亥年)辞官南归途中所作的一组诗,共315首,内容广泛,情感真挚,思想深刻,是中国近代诗歌史上的重要作品。

二、诗句解析

诗句 解析
青山处处埋忠骨 意思是说,无论走到哪里,只要忠义之士去世,都可以安葬在青山之中。这表达了对忠臣烈士的尊重与怀念。
何须马革裹尸还 “马革裹尸”典出东汉名将马援的典故,意指战死沙场后用马皮包裹尸体带回故乡。此句的意思是:何必非要让忠烈之士的遗体回到故乡安葬呢?他们为国捐躯,即使埋骨他乡,也是值得尊敬的。

整句诗表达了一种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忠义之士的深切敬意,强调了精神的不朽胜过形式的归葬。

三、全诗诗意总结

《己亥杂诗》中的这一句诗,不仅展现了龚自珍对国家命运的关注,也体现了他对民族气节的推崇。他通过这句诗告诉世人:真正的英雄并不在乎死后是否能归葬故土,而在于其生前的忠诚与奉献。

四、表格总结

项目 内容
诗句出处 《己亥杂诗》之一
作者 龚自珍
诗句含义 忠义之士即使死于他乡,也可安葬青山,不必强求归葬故里
思想内涵 表达对忠烈之士的敬仰与爱国主义精神
历史背景 清代末期,社会动荡,龚自珍忧国忧民,借诗抒怀
文学价值 语言凝练,情感深沉,体现龚自珍的文学风格与思想深度

五、结语

“青山处处埋忠骨,何须马革裹尸还”不仅是龚自珍对忠义精神的赞颂,更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民族精神象征。它提醒我们,真正的英雄,不在于身后的荣耀,而在于生前的坚守与担当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