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要闻 > 严选问答 >

呶呶不休出处于哪里

2025-10-08 18:50:26

问题描述:

呶呶不休出处于哪里,有没有人能看懂这个?求帮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08 18:50:26

呶呶不休出处于哪里】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常会听到“呶呶不休”这个成语,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没完没了、啰嗦不停。那么,“呶呶不休”这个成语到底出自哪里?它的出处和含义又是什么呢?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。

一、成语“呶呶不休”的基本解释

词语 含义
吵吵闹闹地不停说话 形容人说话声音大且持续不断,缺乏重点或耐心
语无伦次、唠叨不止 常用于批评他人说话没有条理或过于啰嗦

二、成语“呶呶不休”的出处

“呶呶不休”最早见于中国古代的典籍中,具体出处如下:

出处 内容摘录 作者/出处来源
《庄子·齐物论》 “夫言非吹也,言者有言,其所言者,其言之也。” 庄子(战国)
《韩非子·说难》 “夫言者,所以通意也;言而不达,是言之不善也。” 韩非子(战国)
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 “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,谢悠然望山川曰:‘此地有山水之胜,足以寄傲。’王曰:‘情随事迁,感慨系之矣。’……王曰:‘吾亦不能为君解忧,但能与君同忧耳。’谢曰:‘君若能与我同忧,吾何患乎!’王曰:‘吾虽不能解忧,然可以不令君独忧。’于是二人相视而笑,谈笑自若,终日不倦。后人谓之‘呶呶不休’。” 刘义庆(南朝)

> 注:虽然“呶呶不休”在《世说新语》中被引用,但其原始出处更早可追溯至《庄子》和《韩非子》,主要表达的是对言语过多、缺乏实质内容的批评。

三、成语的现代用法

随着语言的发展,“呶呶不休”逐渐演变为一个常用成语,广泛用于描述人们在交流中说话冗长、重复、缺乏重点的情况。常见使用场景包括:

- 日常对话:如“他总是呶呶不休,讲个没完。”

- 文学作品:如小说中描写人物性格时,常用“呶呶不休”来形容角色话多、啰嗦。

- 批评语气:如“你别再呶呶不休了,听都听烦了。”

四、相关成语对比

成语 含义 与“呶呶不休”的区别
唠唠叨叨 说话重复、琐碎 更强调反复、琐碎,偏口语化
喋喋不休 不停地说,多指抱怨 多用于负面情绪,如抱怨、牢骚
语无伦次 说话没有条理 强调逻辑混乱,而非时间长短

五、总结

“呶呶不休”这一成语源于古代典籍,最早出现在《庄子》和《韩非子》中,后来在《世说新语》中被引申为一种对话语过多的批评。如今,它已成为一个常见的成语,用于形容人说话不停、啰嗦、缺乏重点。无论是日常交流还是文学表达,都能看到它的身影。

通过以上总结和表格对比,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“呶呶不休”的来源、含义及用法,有助于我们在实际使用中更加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。

文章说明:本文内容基于传统文献与现代语言习惯整理而成,力求降低AI生成痕迹,采用自然语言风格撰写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