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马踏飞燕在哪里】“马踏飞燕”是中国古代艺术中极具代表性的雕塑作品之一,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深受人们喜爱。然而,许多人并不清楚这件艺术品究竟收藏在何处。本文将对“马踏飞燕”的出处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。
一、
“马踏飞燕”是东汉时期的一件青铜雕塑,因其生动的动态表现和巧妙的艺术构思而闻名于世。该作品描绘了一匹奔腾的骏马,蹄下踏着一只飞燕,象征着速度与力量的结合。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,也体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铸造技艺。
目前,“马踏飞燕”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内,是馆藏中的重要文物之一。它的发现地为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,因此也被称为“雷台汉墓出土的青铜马”。
二、信息表格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名称 | 马踏飞燕(又名:铜奔马) |
出土时间 | 1969年 |
出土地点 | 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 |
制作朝代 | 东汉时期 |
材质 | 青铜 |
尺寸 | 高约34.5厘米,长约45厘米,宽约10厘米 |
收藏单位 | 中国国家博物馆 |
艺术特点 | 动态感强,造型独特,体现古代工匠高超的铸造技艺 |
文化意义 | 象征速度与力量,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|
三、结语
“马踏飞燕”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,更是中国古代文化与工艺的缩影。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,也展现了古人对自然与力量的深刻理解。如今,它静静地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,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与研究。如果你有机会去北京,不妨前往国家博物馆,亲眼见证这件千古绝艺的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