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魏征字玄成文言文原文及翻译】魏征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、思想家和史学家,以直言敢谏著称。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要谋臣之一,其言论和事迹被后人广泛传颂。以下为《旧唐书·魏征传》中关于魏征的文言文原文及其现代汉语翻译,并以总结加表格的形式呈现。
一、文言文原文(节选)
> 魏征,字玄成,巨鹿人也。少孤,好学,有大志,不治产业。隋末,尝为道士,后归唐。太宗即位,拜谏议大夫,封郑国公。每进谏,帝未尝不纳。尝曰:“人君须得忠臣,如鱼之有水。”征对曰:“陛下虽明,若无良臣,亦难致治。”
二、现代汉语翻译
> 魏征,字玄成,是巨鹿人。年少时父母双亡,喜好学习,胸怀大志,不注重经营家产。隋朝末年,他曾当过道士,后来归附唐朝。唐太宗即位后,任命他为谏议大夫,封为郑国公。每次进谏,皇帝都欣然接受。唐太宗曾说:“君主需要忠臣,就像鱼离不开水一样。”魏征回答说:“陛下虽然英明,但如果没有贤能的大臣,也难以实现国家的治理。”
三、
魏征作为唐朝初期的重要大臣,以其正直、忠诚和敢于进谏的精神深受唐太宗信任。他的言行体现了儒家“忠君爱民”的思想,也展现了古代士大夫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。通过他的故事,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贤臣如何在乱世中坚持操守,辅佐明君,推动国家走向繁荣。
四、文言文与翻译对照表
文言文原文 | 现代汉语翻译 |
魏征,字玄成,巨鹿人也。 | 魏征,字玄成,是巨鹿人。 |
少孤,好学,有大志,不治产业。 | 年少时父母双亡,喜好学习,胸怀大志,不注重经营家产。 |
隋末,尝为道士,后归唐。 | 隋朝末年,他曾当过道士,后来归附唐朝。 |
太宗即位,拜谏议大夫,封郑国公。 | 唐太宗即位后,任命他为谏议大夫,封为郑国公。 |
每进谏,帝未尝不纳。 | 每次进谏,皇帝都欣然接受。 |
尝曰:“人君须得忠臣,如鱼之有水。” | 唐太宗曾说:“君主需要忠臣,就像鱼离不开水一样。” |
征对曰:“陛下虽明,若无良臣,亦难致治。” | 魏征回答说:“陛下虽然英明,但如果没有贤能的大臣,也难以实现国家的治理。” |
五、结语
魏征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个人的品德与才华,也反映了唐代政治文化中“君臣共治”的理想状态。他的事迹成为后世推崇的典范,也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