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要闻 > 严选问答 >

分庭抗礼是什么意思解释

2025-09-26 14:47:57

问题描述:

分庭抗礼是什么意思解释,有没有人能救救孩子?求解答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6 14:47:57

分庭抗礼是什么意思解释】“分庭抗礼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源自古代的礼仪制度,用来形容双方在地位、权力或立场上平等对立,彼此不相让。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两个势力、团体或个人之间势均力敌、互不妥协的关系。

一、成语释义总结

项目 内容
成语 分庭抗礼
拼音 fēn tíng kàng lǐ
出处 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君臣不合,分庭抗礼。”
字面意思 在庭院中相对而立,以礼相待,表示平等对待
引申意义 形容双方势均力敌,互不相让;也指双方关系对立、争斗
使用场景 多用于政治、商业、学术等领域的对峙或竞争
近义词 势均力敌、平起平坐、针锋相对
反义词 唯命是从、俯首帖耳、甘拜下风

二、详细解释

“分庭抗礼”最早源于古代的礼仪规范。在古代,臣子与君主之间有严格的等级秩序,臣子见君主时需行跪拜之礼。但若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地位发生变化,或者臣子地位提升到与君主相当的程度,就可能出现“分庭抗礼”的情况,即双方在庭院中各自站立,以礼相待,不再按传统等级行事。

后来,“分庭抗礼”逐渐演变为一个比喻用法,用来形容两个势力、人物或团体之间处于一种平等甚至对立的状态,彼此不轻易妥协。

三、使用示例

1. 政治领域:

“两国在谈判桌上分庭抗礼,互不退让。”

2. 商业竞争:

“两家公司在市场上分庭抗礼,争夺市场份额。”

3. 学术争论:

“两位学者在会议上分庭抗礼,各执一词。”

四、注意事项

- “分庭抗礼”多用于书面语,口语中较少使用。

-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避免误用为“互相争斗”或“敌对关系”,它更强调的是“平等对立”而非完全冲突。

- 不宜用于描述家庭内部的矛盾,因其带有正式和庄重的色彩。

通过以上总结可以看出,“分庭抗礼”不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成语,也在现代语境中被广泛运用,尤其在表达对立、平等、竞争关系时具有较强的表达力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