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要闻 > 严选问答 >

搢绅的出处与详解

2025-09-20 22:09:03

问题描述:

搢绅的出处与详解,在线等,很急,求回复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0 22:09:03

搢绅的出处与详解】“搢绅”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常用于指代士大夫或官员,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。本文将从其出处、含义及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,便于理解与查阅。

一、出处与来源

“搢绅”最早见于《周礼》《左传》等先秦文献,最初指的是士人所佩戴的冠带,后引申为士大夫阶层的象征。在后世文学作品中,“搢绅”逐渐成为对官员或有地位之人的尊称。

书籍/文献 出处 内容简述
《周礼》 天官 “搢绅”原指士人所戴的冠带,象征身份。
《左传》 宣公十二年 引用“搢绅之士”,指有德行的士人。
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 - 用“搢绅”指代朝廷官员。
《资治通鉴》 - 多用于描述士大夫阶层的行为与地位。

二、含义与引申义

“搢绅”本义是古代士人所系的带子,后来演变为士大夫、官员的代称,带有尊重与敬意的意味。在不同语境下,其含义略有差异:

- 本义:士人所佩之带。

- 引申义1:指代士大夫、官员。

- 引申义2:象征礼仪、教化与社会地位。

- 引申义3:有时也用于讽刺那些虚伪的官僚。

三、常见用法与例句

“搢绅”多用于文言文中,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,但在文学、历史研究中仍有重要价值。

用法 例句 释义
指代士大夫 “搢绅之士,皆知其名。” 指有声望的士人。
表示尊重 “今之搢绅,多不修德。” 对官员的尊敬与批评并存。
讽刺之意 “彼搢绅者,徒饰其外。” 贬义,指表面光鲜但无实才之人。

四、总结

“搢绅”一词源于古代士人服饰,后发展为对士大夫阶层的称呼,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。它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,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士人品德的重视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,“搢绅”的含义有所变化,但其作为文化符号的地位始终未变。

表:搢绅词义与用法一览表

项目 内容
本义 士人所佩之带
引申义1 士大夫、官员
引申义2 礼仪、教化、社会地位
引申义3 部分场合含贬义
文献出处 《周礼》《左传》《汉书》等
现代使用 较少,多见于古文研究与文学作品

如需进一步探讨“搢绅”在不同朝代的演变,可参考相关历史文献与学术研究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