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要闻 > 严选问答 >

铁公鸡的成语典故

2025-09-13 00:25:14

问题描述:

铁公鸡的成语典故,求大佬给个思路,感激到哭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13 00:25:14

铁公鸡的成语典故】“铁公鸡”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那些非常吝啬、一毛不拔的人。这个成语虽然听起来有些诙谐,但其背后却有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故事,源自明朝的一位官员——周忱。

一、成语来源与历史背景

“铁公鸡”的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。当时的江南地区经济发达,但官吏腐败严重,百姓负担沉重。为了减轻赋税压力,朝廷任命了周忱为江南巡抚,负责整顿赋税制度。

周忱在任期间,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,使江南地区的赋税更加合理,减轻了百姓的负担。他本人生活简朴,清正廉洁,从不贪图私利。由于他为人极其节俭,甚至到了“一文不花”的地步,百姓们便戏称他为“铁公鸡”。

这个称呼原本并不是贬义,而是对周忱廉洁自律的一种调侃和尊敬。后来,“铁公鸡”逐渐演变为一个带有讽刺意味的成语,用来形容那些极度吝啬、不愿意花钱的人。

二、成语含义与用法

项目 内容
成语 铁公鸡
拼音 tiě gōng jī
含义 形容非常吝啬、一毛不拔的人
出处 明代民间对周忱的称呼
用法 多用于口语或文学中,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
近义词 吝啬鬼、铁公鸡、守财奴
反义词 慷慨大方、乐善好施

三、总结

“铁公鸡”这一成语,最初源于明代清官周忱的清廉形象,后被赋予了新的讽刺意义。它不仅反映了人们对贪婪行为的批评,也体现了语言文化的演变过程。在日常生活中,使用“铁公鸡”一词时,应注意语境,避免误伤他人感情。

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历,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它的含义,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智慧与幽默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