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要闻 > 严选问答 >

成语镜花什么月

2025-09-11 23:37:48

问题描述:

成语镜花什么月,求大佬赐我一个答案,感谢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11 23:37:48

成语镜花什么月】“镜花水月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《无题》诗中“沧海月明珠有泪,蓝田日暖玉生烟。此情可待成追忆,只是当时已惘然。”后人将“镜花”与“水月”结合,形成这一成语,用来形容虚幻、不真实或难以实现的事物。

一、成语释义

成语 镜花水月
拼音 jìng huā shuǐ yuè
释义 比喻虚幻的景象或不可实现的愿望。也指事物表面看起来美好,实则虚无缥缈。
出处 唐代李商隐《无题》诗:“沧海月明珠有泪,蓝田日暖玉生烟。”后演化为“镜花水月”。
用法 多用于形容理想、幻想、梦境等不切实际的事物。
近义词 海市蜃楼、空中楼阁、虚无缥缈
反义词 实实在在、脚踏实地、真实可靠

二、成语来源与演变

“镜花水月”最早并非作为一个固定成语出现,而是由“镜中花”和“水中月”两个意象组合而成。这两个意象分别象征着虚幻与不可触及的事物:

- 镜中花:指镜子中的花朵,虽然美丽,但无法真正触摸。

- 水中月:指水中的月亮倒影,看似清晰,却无法捞取。

这两个意象被文人墨客广泛使用,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完整的成语,用来比喻那些看似美好却无法实现的目标或梦想。

三、成语在现代语境中的使用

场景 使用示例
文学创作 “他的理想如同镜花水月,终究无法实现。”
日常对话 “别再幻想那些镜花水月的事情了,现实一点。”
心理描写 “她对爱情的期待,仿佛是镜花水月,让人捉摸不透。”

四、总结

“镜花水月”这个成语,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,还广泛应用于文学、日常交流以及心理描述中。它提醒人们要理性看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,不要沉溺于虚幻的幻想之中。

通过了解成语的出处、含义及用法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语言表达中的价值,并在写作或交谈中恰当运用,提升语言的表现力与深度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