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要闻 > 严选问答 >

出处:(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.翻译:什么叫攻守之势异)

2025-08-11 10:49:47

问题描述:

出处:(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.翻译:什么叫攻守之势异),卡了三天了,求给个解决办法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8-11 10:49:47

出处:(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.翻译:什么叫攻守之势异)】一、

“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”出自西汉贾谊的《过秦论》。这句话的意思是:如果统治者不施行仁政和义举,那么在国家由盛转衰的过程中,攻与守的形势就会发生变化。

“攻守之势异”指的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,国家所面临的内外环境不同,因此治理策略也应随之调整。比如,秦朝在统一六国时采取的是积极进攻的战略,但在巩固政权、维持统治时,若仍沿用强硬手段,忽视民生与道德教化,最终会导致百姓不满,国家衰败。

因此,“攻守之势异”强调的是“因时制宜”的治国理念,提醒统治者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政策,不能一成不变。

二、表格展示

项目 内容
出处 《过秦论》——西汉·贾谊
原文 “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”
翻译 如果不施行仁政和义举,那么攻与守的形势就会发生变化。
关键词解释 - 仁义:指仁爱与道义,是儒家思想的核心。
- 不施:不施行、不推行。
- 攻守之势:指国家在不同阶段的军事或政治态势。
- 异:不同、变化。
背景意义 强调治国需因时制宜,不可一味以武力压制,否则会失去民心,导致失败。
现实启示 治理国家或管理团队,应根据内外环境变化灵活调整策略,重视德治与民本。

三、结语

“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”不仅是对秦朝灭亡原因的深刻总结,更是对后世治国者的警示。它告诉我们,无论是在政治、经济还是社会管理中,都不能忽视“仁义”与“民心”,只有顺应时代变化,才能实现长治久安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