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要闻 > 严选问答 >

大义灭亲出自

2025-08-03 20:55:19

问题描述:

大义灭亲出自,时间来不及了,求直接说重点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8-03 20:55:19

大义灭亲出自】“大义灭亲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源自古代典籍,常用来形容为了维护正义、原则或国家利益,不惜牺牲亲情、友情等个人情感。这一成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“公而忘私”的精神,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忠义的高度重视。

一、成语出处总结

项目 内容
成语 大义灭亲
出处 《左传·隐公四年》
原文 “大义灭亲,其是之谓乎。”
释义 为维护道义或正义,即使面对亲人犯错,也坚决加以惩罚。
用法 用于褒义,强调公正无私的精神。
近义词 公正无私、舍小家为大家
反义词 草菅人命、徇私舞弊

二、成语背景与意义

“大义灭亲”最早见于《左传·隐公四年》,其中记载了郑国大夫石碏(què)因儿子石厚参与叛乱,为了国家大义,果断将其处死的故事。原文为:“大义灭亲,其是之谓乎。”意思是说,为了正义而牺牲亲人,正是这个道理的体现。

这一事件反映了春秋时期礼制与道德观念的结合。在那个时代,家族关系与国家利益常常交织在一起,而“大义灭亲”则成为一种高尚的行为准则,强调个人应以国家和道义为重,而非被私情所束缚。

三、现代应用与启示

在现代社会,“大义灭亲”虽然不再常见于实际行为,但其精神仍具有现实意义:

- 法律与道德:在法治社会中,法律面前人人平等,不应因亲属关系而影响司法公正。

- 职场与责任:在工作中,若发现同事或下属有严重违规行为,应坚持原则,不包庇、不纵容。

- 家庭与教育:家长在教育子女时,也应注重品德培养,而不是一味溺爱,避免“护短”。

四、结语

“大义灭亲”不仅是一个历史成语,更是一种价值观念的体现。它提醒我们,在面对是非曲直时,应以大局为重,坚守正义,不被私情所左右。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