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老妪能解是什么意思 老妪能解解释】“老妪能解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文章、语言或理论等内容通俗易懂,即使是年长的妇女也能理解。这个成语强调的是表达的清晰性和可接受性,尤其在文学、教育和传播领域中被广泛使用。
该成语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《与元九书》,原文为:“诗者,根情,苗言,华声,实义。……其辞质而径,其言直而切,其事核而实,其理畅而通,斯为不刊之言矣。凡所见闻,皆是真意,非徒悦耳目而已。老妪能解,故曰‘诗’。”意思是说,好的诗文应该用词质朴、直白,道理通顺明白,连老妇人都能听懂,这才是真正的诗。
一、
“老妪能解”是一种对语言表达高度简明、通俗易懂的评价。它强调内容的普及性和易懂性,适用于文学、教学、演讲、写作等多个领域。这一成语不仅体现了语言的简洁性,也反映了作者对读者的理解和尊重。
二、表格说明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成语名称 | 老妪能解 |
出处 | 唐代白居易《与元九书》 |
含义 | 形容语言通俗易懂,连老妇人都能理解 |
使用场景 | 文学、教育、演讲、写作等领域 |
强调点 | 表达的清晰度与可接受性,注重受众的理解能力 |
优点 | 提高信息传播效率,增强内容的亲和力 |
注意事项 | 不宜过度简化,需保持内容的准确性和深度 |
三、延伸理解
“老妪能解”虽然强调通俗易懂,但并不意味着内容要过于浅显。真正的“老妪能解”是在保证内容质量的前提下,让不同层次的读者都能轻松理解。这种表达方式在现代传播中尤为重要,尤其是在科普、新闻、广告等领域,能够有效提升信息的覆盖面和影响力。
总之,“老妪能解”不仅是对语言风格的一种评价,更是一种对沟通效果的追求。它提醒我们,在传递知识时,应始终以受众为中心,做到既专业又易懂。